甘露和风——老佛山“看门口”必备的百年药茶-手机版亚博

佛山中医药产业源远流长,素有“岭南成药发祥地”“广东成药之乡”等美称。明清时期,佛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中成药行业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佛山中成药产品行销全国。源吉林和茶就是其中之一。在百年前一场瘟疫中,源吉林甘和茶因其除疾保健的疗效和源氏施茶抗疫的义举而名声大振、家喻户晓。

源吉林甘和茶及其重要茶基之一玉叶金花。图中盛开的玉叶金花是摄制组今年5月在里水旗峰山上拍摄的。

赠饮送药 施茶抗疫

清朝光绪年间,源吉荪从江门鹤山来到佛山,在汾水铺聚龙街开设“三昌颜料店”经营颜料。清光绪十八年,其子源文湛研制出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的甘和茶,以“流泽堂源吉林”的牌子在店内销售。

华夏千年中医药史,也是一部千年抗疫史。1898年,广东发生瘟疫,甘和茶防治瘟疫疗效显著。源氏族人不惜成本向附近乡民赠饮甘和茶,为佛山群众战胜这场瘟疫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源氏施茶抗疫的义举和甘和茶的疗效广受称赞,有乡民送来“甘和风”的牌匾。甘和茶从此声名大振,需求大增。清光绪三十三年前后,源氏决定在佛山专营甘和茶和其他成药,并将店号正式改名为“源吉林号”,源吉林甘和茶也发展成为固体茶剂,俗称“盒仔茶”。据源氏后人源荣钊介绍,到了民国时期,甘和茶的工厂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工人近200人。甘和茶风靡广东、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全盛时期年销售量达到150万盒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佛山源吉林祖铺改名为甘和茶厂,后来并入到佛山市联合制药厂。1971年,佛山市联合制药厂改组,源吉林甘和茶划归佛山市制药二厂生产。如今,当年的佛山市制药二厂已转制更名为国药集团德众(佛山)药业有限公司,但源吉林甘和茶并没有因为生产经营的更替而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佛山街坊把源吉林甘和茶当作“看门口”的必备药品。

“我们老佛山人,有什么伤风鼻塞、头晕发热,喝它就搞定了。”一名老街坊说,他从二三岁开始就喝源吉林甘和茶,几十年来家中常备。

摄制组在江门鹤山拍摄源氏后人源荣钊参观源氏故居。

道地药材 疗效独特

一方水土养一方药,岭南地区是全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其潮湿温润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众多道地药材的独特疗效。

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在中医临床基本思想的指导下,会比其他的药物有更好的临床功效,更稳定地发挥它的作用。

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源吉林甘和茶由35味中药材配制而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暑消食、生津止渴的疗效。甘和茶的重要茶基有三种:玉叶金花、千里光、牡荆叶。其中千里光和牡荆叶在野外比较常见,而玉叶金花花期较短,且大多生长在密野山林中,寻找起来比较困难。

今年5月中旬,摄制组随同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吉林甘和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德众药业非遗项目“源吉林甘和茶”的第十代传承人钱碧坤等人,前往南海里水的旗峰山,在山林中艰难跋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盛开的玉叶金花。据钱碧坤介绍:“玉叶金花还有个名字叫土甘草,它的根部挖出来放在嘴里嚼是甘甜味的。玉叶金花开花时的萼片呈现白色,形状貌似叶子,花朵为金黄色,玉叶金花因此得名。”

2022年1月,德众药业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投资1000万元在肇庆四会市下茆镇建设了南药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主要培育和种植源吉林甘和茶的重要君药——广藿香。2017年实施的《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要求保护首批八种道地药材,广藿香是其中之一,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疗效,用于妊娠呕吐、胃气痛及防治流感。

2022年,德众药业四会分公司总经理周静康放弃在深圳工作的机会,带领几名大学生,扎根田间地头种植广藿香。周静康说:“德众药业生产的源吉林甘和茶、鼻炎康、藿香正气丸,都用了广藿香这味药材。我们在这里种植广藿香造福人类。虽然很辛苦,但这是制药人的使命。”

摄制组在德众药业车间拍摄源吉林甘和茶的制备工艺。

精益求精 技术传承

从种植广藿香的田野到生产甘和茶的车间,佛山制药人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与普通中成药不同,源吉林甘和茶有着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制备方法。在德众药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先将35味中药材按处方配置好进行混合投料,再用机器提取有效成分后形成浓缩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喷雾粉,通过稀液把喷雾粉溶解,再将溶解液与牡荆叶、玉叶金花、千里光三种茶基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好的茶剂要靠操作工的经验,在791平方厘米的茶框里,铺满100小盒,每一铲压一框,保证分布均匀。德众药业有限公司茶剂组组长柳双红说:“我们必须保证每一盒源吉林甘和茶的重量是10.8克。如果低于这个重量,经过在线称重机就会被剔除出来。”完成压茶套盒工序后,为了杜绝茶块变质,源吉林甘和茶还会在110摄氏度左右的干燥炉里干燥14到20小时,完成淬炼。

由于工艺独特、疗效显著,源吉林甘和茶2009年获评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2011年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成药,源吉林甘和茶的传承方式已从家族传承转变为技术传承。德众药业在全国遴选优秀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出一代代的非遗技术传承人。

源氏后人源荣钊说:“虽然现在的源吉林甘和茶不是源姓后人作传承人,但是它能医治好老百姓的病,我们作为源氏后人都感到很开心。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就如同德众药业墙上牌匾写着的‘德在药中,药为大众’。”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多年来,佛山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医药强市,中医药产业多年维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站在百亿产值的新起点,佛山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于2024年4月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未来,佛山将继续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擦亮中医药品牌的金字招牌,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助力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德众药业在南药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培育的广藿香。

导演手记

拍摄《甘露和风》是一个守候的过程。自然界的景象,植物的生长,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才能捕捉到珍贵的镜头。这需要耐心和毅力。

去年11月,我在清远的山林中寻找源吉林甘和茶重要的茶基——玉叶金花。顾名思义,玉叶金花,应该有白色的叶子和金黄色的花朵。我们从山脚下走到山顶,终于找到了一株缠绕在树上、年龄10年左右的玉叶金花。但11月份并不是玉叶金花的花期,我们只能拍摄到绿色带有虫洞的叶子,无法展现它色彩斑斓的身姿。今年5月中旬,德众药业销售经理孙俊打来电话说,在南海里水的旗峰山上,他意外发现了盛开的玉叶金花。我连忙带领摄制组赶到了旗峰山,终于拍摄到非常漂亮的玉叶金花。

这是时光的沉淀、岁月的奖品,就像100多年前佛山源氏族人不计成本施茶抗疫、收获“甘露和风”美名。100多年后,佛山制药人依然在精心守候源吉林甘和茶这一百年字号。

扫码观看 纪录片

文字丨本集导演王小峰

图片丨《百年印记——中医药在佛山》摄制组提供

编辑丨周师伢






"));
"));
网站地图